6月16-1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Chines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ascular Medicine,CCVM2023)暨第十八届亚太国际血管健康会议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创新推动数字未来血管健康”,线上、线下共1.6万人参会。大会的论坛涉及血管医学的发展与趋势、血管功能的评价及进展、血管保护的靶点、血管介入、心血管康复、危险因素与血管疾病、免疫与血管疾病、血管医学研究的伦理学、慢病管理的三级诊疗、血管医学的基础研究、血管重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血管医学院校教育与医教协同职业发展、睡眠与血管医学、血管衰老等各个方面。
大会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心脏和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心脑血管健康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西藏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给大会发来贺信,肯定了过去20年来,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探索出了以血管健康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的特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模式,紧密联合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实现了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沉”,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在与会专家、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为持续推动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王宏宇教授系统回顾了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走过的20年历程。“我们始终把传承祖国医学,创新学科建设,发展疾病防控模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定为大会的宗旨,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是血管医学发展的初心和最终动力。”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作为国际上最早推广血管病变早期检测适宜技术和血管医学理念的专业学术会议,承担着国际和国内推广学科新领域、新技术和新方向的创新使命,始终以一体化的“历史观、整体观、全局观、人文观、价值观”,不忘初心,追求卓越,引领创新,开辟了全新的以全科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为特征的血管医学专业领域,奠定了以血管为中心的血管健康理念和防治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分级诊疗、扶贫援藏援疆、践行健康中国,旨在实现人类健康和长寿的梦想。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今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重大疾病诊疗能力。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希望大家探索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建设心脑血管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诊疗一站式服务,推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表示,北大医学在血管研究领域有长期的经验,今年北大医学牵头成立了血管医学领域第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疗大数据,期待通过血管医学的相关研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表示,今年3月份,北京医师协会批准成立了心脑血管健康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希望通过北京地区心脑血管专家们的共同努力,推动心脑血管的慢病管理早期预防。北京医师协会愿与大家携手并进,为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表示,血管医学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重点学科,一大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希望通过大会,能够解决我国血管医学的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刘力生讲述了高血压的研究历史,心血管疾病依旧是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学习。
大会名誉主席、组委会主席、执行主席、国际国内专家教授纷纷致辞,回顾血管医学2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大会表示祝贺。
在随后的主旨报告论坛、中欧心脏和血管医学交流论坛、中美心脏和血管医学交流论坛中,进行了院士报告、国外顶尖学者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教授系统介绍了医学科学研究的牵引力和驱动力,自由探索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健康需求是医学科研的牵引力,提出医学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特点,从牵引力和驱动力两个维度,宏观上优化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布局。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张宁表示,今年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智慧化心脏和血管健康数字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将依托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和优势首钢人群数据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血管性疾病领域的智慧化、数字化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这也符合今天召开的第20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的主旨和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助力临床医学发展的话题,提出了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医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改变。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教授、《ATVB》主编Ann Marie Schmidt介绍了心血管代谢疾病中RAGE/DIAPH1的通路,提出了将来在心血管代谢疾病中可能潜在的治疗靶点。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教授、欧洲心脏学会主席Jeroen J Bax以一个疾病为例,系统介绍了冠心病的多种评估手段,包括心脏超声、心脏核磁、CT、心肌活检等不同层面的评估手段。国际血管健康学会创始主席Roland Asmar教授讲解了针对动脉僵硬度评估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血管年龄的评估。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Yabing Chen教授分享了血管衰老的分子学机制,并提出了延缓血管衰老的可能治疗靶点。
在中美心脏和血管医学交流论坛暨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联合论坛上,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陈亚兵教授,密西根大学的陈育庆、Ganesh Santhi教授分别进行了血管僵硬和衰老的分子调控、将因果基因发现推向心血管疾病的创新靶点、定义纤维肌发育不良和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遗传学方法的精彩授课。
在中日心脏和血管医学交流论坛暨北京大学-顺天堂大学联合论坛上,来自顺天堂大学医学研究生院Hiroshi IWATA教授,顺天堂大学医学院Nobukazu MIYAMOTO,中日友好医院叶志东教授分别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最新降脂和抗炎策略、栓塞源不明的脑梗塞和脑梗塞早期神经系统恶化的诊断和治疗策略、颈动脉疾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授课。
大会期间,与会专家进行了国家数字血管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北京地区心脑血管健康与慢病管理标准化方案推广项目启动仪式、中国心脏和血管健康促进计划(CHVHPP)2004-2023暨中华医学杂志系列指南和共识基层巡讲启动仪式。
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经历了20个春夏秋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个人都秉承着“用仁心仁术服务人民”、“推动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宗旨,一直在“血管心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把事业和科研写在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乡村的大地上。未来将继续努力,与各国同道一起坚持探索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模式,开启预防人类罹患人群最广泛的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时代,在健康中国2030年新时代新征程当中,书写新的辉煌。
新闻背景:中国血管医学的20年
1997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龚兰生和张维忠教授在我国率先启动针对血管功能的系列研究。
2000年,《健康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大动脉缓冲功能研究》的报道,文中称:“该研究是首次在国内进行的关于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系统性临床研究,为开发针对改善大动脉结构和功能降低的药物提供了思路,成果水平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
2004年6月,“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之一。召开了中国首届血管病变和大动脉功能评价学术会议,这是国际上首届针对血管领域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后学术会议更名为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并成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2008年6月,时任卫生部陈竺部长题词:“推动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010年4月,全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血管医学专业学科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正式成立,集血管健康社区管理、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逆转、血管病变介入和手术治疗为一体,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结合的防、诊、治、康复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的血管健康管理模式——“首钢血管健康管理模式”,并实践中西医结合的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和康复策略。
201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血管医学》专业课程,标志着血管医学这一新型学科的正式诞生。
2012年2月,北京市科委将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推广列为首都十大疾病防治项目。3月,中国血管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发布。
2015年,王宏宇团队率先提出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BVHS),为全生命周期管理血管健康和衰老提供了可行性标准,最终建立以“首诊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政策和理念为导向,为患者提供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院后随访等,真正实现了医联体内的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互转。
2017年,北京市卫计委批准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系统管理模式推广”。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脑血管疾病智能诊疗”系统研究。
2019年,获批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王宏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血管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中国的血管医学研究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中国血管健康评估系统应用指南,开创了以血管为核心的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