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报名 10周年所庆专栏 项目管理系统 邮箱 登录/注册
EN  |  中文

学术成果

ACADEMIC ACHIEVEMENTS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成果 

通讯 | 北大临床所武阳丰教授团队发表研究成果:“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综合改善多种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达27%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0

2023年12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和王燕芳教授团队在营养学领域国际顶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DECIDE-Diet研究最新研究成果:“Effects of 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 on Blood Lipids, Glucose and Estimated 10-year Cardiovascular Risk Among Chinese Adults: Results on Secondary Outcom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报道“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对血脂、血糖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不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行为危险因素,可同时导致个体多项代谢性指标异常,如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及超重或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西方国家流行的健康饮食,如美国的DASH膳食(也称“得舒膳食”)、欧洲的地中海膳食,证明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被纳入多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由于饮食文化和习惯的巨大差异,西方的健康膳食很难在中国人群中应用推广。

2022年,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刊Circulation发表了武阳丰、王燕芳团队领导的DECIDE-Diet研究基于我国四大菜系开发的“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降压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成功降低收缩压平均10.0 mmHg,降低舒张压平均3.8 mmHg。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官网曾经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DECIDE-diet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地开展,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盲受试者、盲终点评价的饲食试验。研究与当地常规膳食比较,评估“中国心脏健康膳食”降血压及改善心血管病风险的临床效果。265名基线收缩压在130 mmHg到159 mmHg的高血压患者经过7天导入期食用当地常规膳食后,被随机分配到“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和常规膳食组中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收集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样检测血脂、血糖水平,并采用适合的风险评估工具计算干预前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本次研究发现:食用常规膳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血清总胆固醇下降了0.16 mmol/L,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下降了0.91%,而空腹血糖升高了0.25 mmol/L。与常规膳食组相比,“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组进一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0.14mmol/L(p=0.017),降低10年心血管病发病绝对风险1.24%(p<0.001),但空腹血糖下降不显著(图1)。多种敏感性分析确认了上述结果。其中,经多变量调整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边缘性显著,效应值为-0.17 mmol/L(p=0.051)。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心脏健康膳食”降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效果归因于其改善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归因于其改善血压、总胆固醇、血糖和体质指数的比例分别为78.0%、6.7%、11.0%和4.3%。

图1 “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和“常规膳食”对血脂、血糖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武阳丰教授指出,“由于心血管病事件是小概率事件,通常以10万分之几十至几百来表示,中国心脏膳食能够将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绝对风险,即发病率,降低1.24%,表面看上去作用很小,其实作用很大。如果去看相对风险,就是与吃普通膳食人群的发病率相比,则有27%的降低。换句话说,就是如果采取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机会将比保持膳食不变下降27%”。

文章指出:鉴于我国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高达45%以上,且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疾病负担仍在不断上升,“中国心脏健康膳食”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潜力巨大,值得大力推广

论文链接:Effects of 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 on Blood Lipids, Glucose and Estimated 10-year Cardiovascular Risk Among Chinese Adults: Results on Secondary Outcom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Published:December 15,2023DOI: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3.12.008

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李倩倩博士生和冯琳博士(现在北京朝阳医院工作)。

论文并列通讯作者: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和王燕芳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