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报名 10周年所庆专栏 项目管理系统 邮箱 登录/注册
EN  |  中文

学术成果

ACADEMIC ACHIEVEMENTS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成果 

通讯 | DECIDE-Salt新发现:血压正常的人也应食用低钠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19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首要危险因素,导致约2/3的脑卒中和近1/2的冠心病。全球范围内,每年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高达1080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心血管病等重大慢性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在导致高血压的诸多因素中,钠摄入过高和钾摄入过低在我国人群中最常见,作用也最明显。采用低钠盐可减少钠摄入并增加钾摄入,在不影响饭菜口味的同时,实现“双重降压”。既往的随机对照试验已证实低钠盐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治疗作用,即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高血压和心血管高危人群中,长期食用低钠盐还可以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然而,食盐与每个个体的生活息息相关。血压正常的人是否也应食用低钠盐?他们长期食用低钠盐会不会发生低血压?回答上述问题对于低钠盐可否在全人群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但国内外缺少相关证据。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团队DECIDE-Salt研究最新成果“Effect of a Salt Substitute on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Hypotension among Normotensive Adults”,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该研究发现,基线血压正常的中老年人长期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达40%,且不增加低血压事件。


DECIDE-Salt研究在山西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入选48所养老机构1612名55岁以上的集中养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2析因、整群随机对照设计,评价低钠盐(NaCl 62.5%,KCl 25%)和逐步减少厨房用盐2项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为期两年。主要研究结果在Nature Medicine(2023)发表。
此次JACC发表的论文选取DECIDE-Salt研究基线时血压正常(SBP/DBP < 140/90 mmHg且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611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在2年干预期间,高血压发病率在普通盐组为24.3/100人年,在低钠盐组为11.7/100人年。与普通盐相比,低钠盐显著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40%(HR=0.60,95%CI: 0.39 to 0.92,P=0.02)。同时,低血压事件的发生率在低钠盐组为9.0/100人年,在普通盐组为9.7/100人年,两组间无差别(P=0.76)。


进一步对两组血压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低钠盐组SBP和DBP均未发生显著变化(SBP/DBP干预前后平均变化幅度为: –0.3 ±11.9/0.2± 7.1 mm Hg),而普通盐组SBP和DBP在干预后显著升高(SBP/DBP干预前后平均变化幅度为: 7.0±14.3/2.1± 7.5 mm Hg),导致两组SBP净差为-8.0mmHg(95%CI:-12.4~-3.7),DBP净差为-2.0mmHg(95%CI:-4.1~0.1)。
武阳丰教授表示:本研究首次发现,低钠盐在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效阻止了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而不是降低其血压,进而减少了新发高血压又不增加低血压。这一发现表明血压正常的人,也应食用低钠盐!低钠盐不仅适用于高血压人群,也适用于血压正常的人群,可以作为防控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全人群策略。
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研究生 张向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临床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袁亦方
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临床研究所 武阳丰教授

作者简介:
张向辉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临床研究方法学。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起草《基于眼底图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专家共识》和《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委会“中国在用电子血压计临床准确性验证全国调查项目”的项目协调员。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JACC、Clinical Epidemiology、BMC Public Health、中华心血管病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袁亦方
博士
临床医学博士,临床研究方法学硕士。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临床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有效预防措施。作为项目骨干参与“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发展基金会“健康校餐科学控盐”项目。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起草《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担任《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特邀编辑, 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Medicine、JACC、BMC Medicine等国际医学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武阳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科学基金、澳大利亚NHMRC科学基金、英国MRC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曾担任WHO心血管病预防、控制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所长、悉尼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曾主持开发了中国首个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主持制定了《基层高血压防治实用规范》,参与心血管病领域多个防治指南的起草和制定。有设计和实施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的丰富经验。2013年,牵头申请中国第一个“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并获批教育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他在NEJM、Lancet、JAMA、BMJ、Nature Medicin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英文专著21部。“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均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目前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APEC监管科学卓越中心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