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报名 10周年所庆专栏 项目管理系统 邮箱 登录/注册
EN  |  中文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1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弹——新药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执行过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02

 

Dr. NaiteeTing 

美国统计学会会员

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生物统计与数据科学部主任

哥伦比亚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客座教授


2017年7月10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特别邀请到丁迺迪博士,和北医师生们分享“新药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执行过程”,系统介绍新药研发中的这些事儿。本次讲座也是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十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研究所副所长王燕芳教授出席并主持本讲座。
 


一般讲座都是PPT,丁博士的讲座却用清晰的板书为现场听众详细剖析了新药研发的过程。

“R&D包括Research和Development两部分,其中Research部分重点关注新药的发现(Discovery)、药理学(Pharmacology)、体内(in vivo)试验、体外(in vitro)试验”,丁博士介绍到,“Development部分重点关注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和临床研究(Clinical),其中临床前研究主要探索新药的药效学、药动学(PK/PD)、毒理学(toxicity)和制剂(Formulation)。在临床前阶段,药理学家需要得到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参数---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NOAEL将作为首次人体试验的最小起始剂量。”


当一个化合物通过了临床前研究,需要向药品监管部门,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以便将化合物应用于人体试验。若在提交申请30日内FDA对IND没有异议,那么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即视为有效,企业可以进入新药临床研究阶段。


“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Ⅰ期临床试验、Ⅱ期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Ⅳ期临床试验。”丁博士继续讲到。

Ⅰ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是提供药物的安全性数据。通常会选择正常的健康受试者(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往往会选择病人作为受试者),探索首次人体试验剂量反应关系(PK/PD)、剂量的选择和剂量递增,包括SAD(单次递增给药)和MAD(多次递增给药)。在该阶段会获得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MTD(最大耐受剂量),用于指导后续临床试验的用药剂量。

Ⅱ期临床试验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设计Ⅲ期临床试验方案和给药剂量提供依据。该阶段首次将试验药物用于少量病人志愿者,观察药物在患者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根据Proof of Concept的研究数据做出Go/No Go的决定。


Ⅲ期临床试验

确证性临床研究阶段。在Ⅰ期、Ⅱ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试验药物用于更大范围的病人志愿者身上,进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一般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阶段是为药品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依据的关键阶段。


如果一个试验药物可以顺利通过Ⅲ期临床试验,并证明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可以向FDA提交NDA申请(新药上市申请),FDA会在6个月内完成新药审评,做出允许上市/不允许上市的决定。

“相比POC阶段的Go/No Go决定,FDA做出上市/不上市的决策会相对容易很多,因为FDA已经掌握了该药的全部科学资料”丁博士开玩笑地说。


Ⅳ期临床试验

上市后监测,主要观察上市药物在大范围人群使用后的安全性。

详尽的板书之后,丁博士又以PPT的形式向听众更详细地介绍了新药研发阶段的各个要点,其中重点介绍了目标产品概要(target product profile, TPP)。

“TPP是产品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最终版的TPP即Drug Label(药品说明书)。企业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最终体现在药品说明书中,药品说明书上的一字可谓千金。”丁博士笑道。最后,丁博士和听众们分享了如何实施新药临床开发计划(Clinical Development Plan,CDP)。

精彩的演讲之后,丁博士和台下的听众进行了充分地交流沟通。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