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报名 10周年所庆专栏 项目管理系统 邮箱 登录/注册
EN  |  中文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24小时倒计时,最新剧透,您来不来?——北京大学肿瘤免疫研讨会专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0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致力于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优秀的临床研究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临床研究的发展,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和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所主要考虑围绕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建设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通过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成功搭建“学术-企业-政府” 三方合作共赢的学术交流平台。”


当谈到9月16日在上海浦东张江举办的国际肿瘤免疫学研讨会时,方教授认为,免疫肿瘤学在生命健康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免疫治疗再次成为学术界及社会关注重点。之前研究所也一直在关注,同时也意识到肿瘤免疫疗法是对传统肿瘤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将为人类健康与生物产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今年肿瘤免疫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浪潮,除了免疫关卡抑制剂和CAR-T治疗方面取得的飞速进展外,肿瘤微环境、新靶标、新抗原、免疫佐剂、溶瘤病毒、治疗性肿瘤疫苗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此外,当前众多的临床试验数据也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加上新的动物模型和生物标记策略设计,这将帮助我们在开发未来肿瘤免疫产品时具有创新的思维和更佳策略。
 

在北大临床研究所办公室

方伟岗教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基于肿瘤免疫的快速发展及突破,发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学术平台作用,在广大学术界、生物制药行业和临床专业人员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我们特组织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搭建公共平台,邀请诸多国内外学术大咖和行业专家讨论肿瘤免疫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分享经验和见解。特别关注下一波免疫疗法和新颖的组合策略,以进一步促进这些创新疗法在临床的成功应用,造福广大患者。”方教授说,“而在上海作为举办地主要是考虑到上海、苏杭和其他南方的朋友们可以就近参加,免除舟车劳顿”。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一直致力打造政府、学术和工业界三方学术交流的平

同时,此次研讨会升级到IO v2.0版本,更有三大目标和亮点:
 

国际专家参与

 邀请全球肿瘤免疫领域的知名专家演讲并领衔讨论,汇集全球信息,着眼中国发展。

广泛覆盖所有肿瘤免疫学课题

从临床前研发到临床设计、生物标志物选择, 凝聚了来自科学理论、研发、临床、投资领域一线精英,可以全面了解肿瘤免疫的新组合、新疗法、新策略、新思维,从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到风险投资,覆盖整条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产业链。

致力于学术交流而非商业活动

更注重科研内涵和科学研究目的,用最短的时间传播最多的信息,既有专家之间的交流碰撞,又有听众和专家的现场交流互动,无法亲自前往上海的与会者将提供在线直播,对英语不熟练的参加者和学生现场提供同声翻译。


此次会议聚集了国际肿瘤免疫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分享其独到见解, 在一天内和与会者现场互动交流最新趋势和信息,因此, 此次IO v2.0的会议日程中安排了七个主要议题,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知识产权到资本市场等。


首先, 当下IO领域最红火的莫过于诞生于25年前的PD-1,1992年本庶佑博士团队发现了免疫治疗靶点PD-1,是癌症免疫治疗历史上划时代的传奇。从细胞凋亡中打酱油的角色到免疫治疗中的重磅靶点,PD-1通路的发现以及后续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对整个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和生物制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效应。我们此次有幸邀请到京都大学的茶本健司博士,他是本庶佑博士最得意的门生。茶本博士目前就职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之前在哈佛医学院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担任博士后,专注于T细胞领域的科学研究及PD-1信号免疫调节、免疫治疗等;他将在会议上作题为“PD-1抗体发现和相关研发的京都大学经验”的主题演讲。
 

茶本建司博士及其恩师本庶佑博士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志谦教授将带领大家讨论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新加坡大学的Biswas博士,目前担任新加坡免疫学网络(SIGN,A * STAR)的首席研究员及人类免疫实验室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单核细胞 - 巨噬细胞生物学及其在炎症和癌症中的作用。而来自生物技术领域两个代表性平台 -- 成都先导药业李进博士将分享其IO小分子发现平台;苏州天演药业的Peter Cheung博士将分享其新型IO抗体发现平台。带来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如小分子PD1抑制剂,STING以及其他新颖的IO靶点。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清野研一郎博士也将分享IL-34在IO治疗微环境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除了药物治疗、癌症免疫之外,会议的第三个议题还涉及了其他新型创新疗法。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贾为国博士、新加坡大学的HC Toh博士、第三军医大学钱程博士、上海交大医院附属仁济医院李宗海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丰凯超博士,将分享和讨论癌症免疫治疗中疫苗、溶瘤病毒、CAR-T、CAR-NK细胞疗法等热点话题。其中CAR-T领域更是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00%成功治疗患者的案例,到FDA批准诺华公司的第一个CAR-T治疗方案,再到吉利德花费120亿美元收购风筝生物技术CAR-T。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中面哲也博士将分享癌症疫苗治疗及个性化治疗方面发展情况,包括开发个性化的癌症疫苗治疗及T细胞治疗、开发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疗法,包括iPS细胞的利用等。来自韩国的Yu-Kyeong Hwang博士则选择了NK细胞治疗方向,Hwang博士目前担任GreenCross公司细胞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研发用于癌症治疗的NK细胞治疗及下一代NK细胞程序,包括CAR-NK细胞。之前她曾使用随机供体衍生的扩增NK细胞进行了世界第一次临床试验。


临床开发一直是IO治疗方案成败中的重要因素,4位主要的发言人都经历过IO治疗中的各种挑战并各有专注领域:来自苏州偶领生物的谢雨礼博士重点关注临床组合策略;贝达药业任以中博士则和大家一起回顾和分析最近所有失败的IO案例;来自诺思格医药的陈刚博士,曾担任FDA的肿瘤统计部主管,他将分享从统计视角的自适应设计和统计建模来增加临床试验成功的可能性;和记黄埔的吴龚博士,专注于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如何成功开展临床试验的关键点。这些讨论对未来有计划开展或想了解IO试验的听众来说,将是非常宝贵和难得的一次机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再次成为一个关键领域,可以帮助指导并提升临床试验成功率。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三名专家分享其成功的临床前和生物标志物设计策略。新加坡国立A*STAR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陈清峰博士的专长是人性化小鼠模型设计;而同样来自新加坡MirXes公司的周立汉博士将讨论如何使用miRNA Panel来帮助选择和指导IO治疗中的患者筛选;ImmunoScape公司首席运营官Alessandra Nardin博士,致力于高维免疫分析和T细胞抗原特异性分析,用于生物标志物和靶标鉴定,她的研究经验涵盖广泛的免疫学领域,包括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的补体和抗体治疗、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生物学、肿瘤微环境、癌症疫苗和细胞治疗策略。


最后且最重要的是,IO领域最近有多项专利纠纷,如众所周知的BMS和Merck关于PD-1专利的之争, CAR-T知识产权Juno和Kite的案例等。我们特别邀请了几家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的知识产权律师,如美国Finnegan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封丽博士、香港Allen&Overy合伙人沈建中博士、美国Morrison&Forrestor合伙人周捷博士和参会者一起讨论具体案例,更有问答互动环节,观众将有机会向我们的专家咨询专利相关问题。


融资是生物技术公司商业成功的关键,在本次会议上,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总裁吴冬先生将和来自各大著名VC的专家:薄荷天使基金创始人刘毓文女士、晨兴风投总经理黄璐女士、礼来亚洲资金合伙人Judith Li女士、富达亚洲基金高级首席投资总监朱凌宇博士一起探讨投资界如何关注IO的当前和未来趋势及挑战。这将帮助特别是已经或者正走向创业道路的企业家,深入了解最新IO领域投资和战略。


听完方教授的介绍,我们再次感觉到此次IO国际研讨会内容之丰富、科学研究和专业水准之高、涉及领域之广。不仅可以和国际级别的大咖面对面交流,更可以全面了解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而进入肿瘤免疫新时代。身处生物行业的你我似乎都不应该错过此次难得机会。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可得赶快在线或电话注册哦(点击“阅读原文”可报名),相信您肯定会不虚此行。


 9月16日上海浦东中兴和泰酒店咱们不见不散,切记研讨会8点开始,可不要迟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