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榜单以Scopus数据库为依据,基于引用次数、H因子、HM因子等综合指标,根据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近700 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6个细分子领域。
武阳丰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长聘教授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科学基金、澳大利亚NHMRC科学基金、英国MRC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曾主持开发了中国首个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主持制定了《基层高血压防治实用规范》,参与心血管病领域多个防治指南的起草和制定。有设计和实施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的丰富经验,曾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个降脂药血脂康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和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溶栓药物铭复乐的大型临床试验。主持系列大型和超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探索减盐防控高血压的有效策略,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低钠盐替代普通盐可安全有效降低血压、显著减少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2013年,牵头建立中国第一个“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并获批教育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他在NEJM、Lancet、JAMA、BMJ、Nature Medicin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英文专著21部。
姚晨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 副所长、教授 |
作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硕/博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了“临床研究统计设计与分析方法应用研究”。2018年首次提出了“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解决方案” ,即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采集、治理和管理的一体化工具研究,并指导多名博士研究生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医院临床研究电子源数据记录( Electronic Source Record ,ESR)工具,建立医院临床研究项目的电子源数据存储库( Electronic Source Data Repository ,ESDR)来提高临床研究项目的源数据记录质量与数据管理效率。参与 CFDA 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相应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参加众多国家新药和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主讲授课专家。参与研究设计的“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协助临床医生完成几十项重要临床研究项目,并在NEJM、Lancet、JACC 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
高培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真实世界证据评价中心 主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 |
致力于健康数据科学与决策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制定了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制定的《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多个真实世界数据与证据研究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共发表论文42篇,累计影响因子891,截至2021年5月他引次数共9409次。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JAMA,BMJ,PLoS Med,Lancet Respir Med,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论文共25篇。近5年主持并参加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4项。
解武祥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与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副主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医学科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公开竞争(CMB-OC2)项目、美国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老年专项基金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与痴呆的共防共治,包含人群队列研究、创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工作。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CC(2篇),Science Bulletin(2篇)、JAMA Network Open(3篇)、JACC Heart Failur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独立通讯作者论文2篇。研究成果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等。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拥有一支学术力量强大、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团队,并始终以“推动临床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和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