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现场
临床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对临床所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2024年工作重点。总结会还对2023年度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自我介绍。
武阳丰教授进行工作总结
2023年是临床所建所15周年,迎来了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的正式成立。作为高等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所职工满怀信心,努力工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骄人成绩。2024年,在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这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临床所将更加努力,为北大医学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社会
临床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多项主题活动,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注重新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作为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APEC)监管科学卓越中心、北大医学—中国生物临床与监管科学联合实验室,临床所在监管科学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培训来自APEC所属8个经济体的57名监管人员。承担国家药监局所属多个部门委托的各类监管科学研究项目7项,发布政策和技术性文件4部。承办了第一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ICH热点指导原则专题论坛”,帮助行业掌握最前沿的国际动态,同时提升中国药监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北京市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工作监测评估及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全市百项临床研究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协助北京市卫健委起草和发布《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监督检查内容及判定原则(试行)的通知》,成为国内首个IIT研究监督检查标准。
2023年,临床所继续支持深圳市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第一周期工作,并获批进入第二周期。
面向行业需求,临床所全年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40项,帮助我国医药企业1个一类新药和22个三类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作为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APEC)监管科学卓越中心、北大医学—中国生物临床与监管科学联合实验室,临床所在监管科学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培训来自APEC所属8个经济体的57名监管人员。承担国家药监局所属多个部门委托的各类监管科学研究项目7项,发布政策和技术性文件4部。承办了第一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ICH热点指导原则专题论坛”,帮助行业掌握最前沿的国际动态,同时提升中国药监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北京市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工作监测评估及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全市百项临床研究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协助北京市卫健委起草和发布《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监督检查内容及判定原则(试行)的通知》,成为国内首个IIT研究监督检查标准。
2023年,临床所继续支持深圳市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第一周期工作,并获批进入第二周期。
面向行业需求,临床所全年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40项,帮助我国医药企业1个一类新药和22个三类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发挥科学支撑作用,助力北大医学发展
作为北京大学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重要技术支持平台,临床所继续为我校各附属医院承担的25项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了课题设计、项目管理、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服务。全年派出专家52人次,全程参加北大医院临床研究生集体开题报告会,提供方法学专业指导;赴各附属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讲座67学时。
临床所继续积极支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建设“临床研究院”,打造大型研究型医院临床研究创新与管理样板体系。临床所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合作建立的“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开展了2项重要研究,并发表指南与共识2篇。临床所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合作建立的“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脑功能监护与神经调控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了经颅磁刺激(TMS)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创新研究,并发表论文4篇。
临床所继续积极支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建设“临床研究院”,打造大型研究型医院临床研究创新与管理样板体系。临床所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合作建立的“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开展了2项重要研究,并发表指南与共识2篇。临床所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合作建立的“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脑功能监护与神经调控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了经颅磁刺激(TMS)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创新研究,并发表论文4篇。
教学科研两手抓,学科发展结硕果
“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新招收博士生6名、硕士生3名,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41人;博导总数达6名,另有硕导4名。全年开设研究生课程11门,听课学生人数464人。
开展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11次,培训人数达985人次。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项。
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SCI/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69篇;SCI影响因子平均11.12/篇;四大顶刊论文2篇, TOP5%期刊论文6篇,Q1分区论文33篇。获得软件注册权4项。武阳丰、姚晨、高培、解武祥4人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阎小妍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个人排名10,单位排名7)。
开展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11次,培训人数达985人次。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项。
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SCI/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69篇;SCI影响因子平均11.12/篇;四大顶刊论文2篇, TOP5%期刊论文6篇,Q1分区论文33篇。获得软件注册权4项。武阳丰、姚晨、高培、解武祥4人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阎小妍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个人排名10,单位排名7)。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引育结合建设人才团队
临床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长效激励机制,发挥制度引导、激励、惩戒、约束等功能;优化项目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积极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助推员工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临床所团队建设更上一层楼,科研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显著提升。全年新增教职工7人,其中博士后2人;1人晋升新体制长聘副教授;续聘兼职教授6名。全所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兼职教授13人。另有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14人。全年职工参加各类培训103人次,取得资质证书13人次。6人次获聘全国性或北京市专业学术团体重要任职。
2024年,临床所将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为契机,深化与各附属医院关系,助力“北大医学”发展;以“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建设为抓手,凝聚优秀人才,助力高水平临床研究数量再创新高;巩固和发展现有合作平台和机制,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扩大北医和高研院的国内外影响力。
临床所团队建设更上一层楼,科研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显著提升。全年新增教职工7人,其中博士后2人;1人晋升新体制长聘副教授;续聘兼职教授6名。全所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兼职教授13人。另有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14人。全年职工参加各类培训103人次,取得资质证书13人次。6人次获聘全国性或北京市专业学术团体重要任职。
2024年,临床所将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为契机,深化与各附属医院关系,助力“北大医学”发展;以“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建设为抓手,凝聚优秀人才,助力高水平临床研究数量再创新高;巩固和发展现有合作平台和机制,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扩大北医和高研院的国内外影响力。
方伟岗教授总结致辞
临床所所长方伟岗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表示:“2023年临床所取得的成绩超出我们的预期,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努力和贡献。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从工作内容到工作领域,都将进行新的拓展,对大家的要求也将有所提升。我们肩负着北大双一流建设的重任,希望大家做好本职工作,鼓足动力,迎接挑战,为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会议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