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临床研究所承办,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企业协会(PhRMA)提供支持,围绕ICH E6(R3) 和E17展开,吸引了监管机构、国际组织、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各方代表参会。




论坛由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武阳丰和PhRMA政策总监李书阳共同主持,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屈浩鹏致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李楠楠作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国在ICH框架下推动药品审评标准与国际接轨中的探索、实践与规划。
上午,来自欧洲EMA、ICH E6(R3)指导原则工作组、学术机构及国际药企的专家,围绕ICH E6(R3)指导原则核心修订要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并探讨了我国落地 ICH E6(R3)的关键路径、研究者与申办者职责、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等关键议题,分享了临床研究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和实操经验。
上午,来自欧洲EMA、ICH E6(R3)指导原则工作组、学术机构及国际药企的专家,围绕ICH E6(R3)指导原则核心修订要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并探讨了我国落地 ICH E6(R3)的关键路径、研究者与申办者职责、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等关键议题,分享了临床研究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和实操经验。


下午,来自国际药企及本土创新企业的专家聚焦ICH E17展开讨论,围绕国际多中心试验的获益风险评估、区域样本量分配、合并策略、新技术在MRCT中的应用,以及基于E6(R3)新规的跨区域检查等热点问题进行解析。通过系列案例为MRCT设计、实施、结果解释、检查评价等提供了系统性策略建议。

此次论坛内容紧扣ICH 指导原则落地实践关键,既有监管层面的政策解读,也有企业与机构的实战经验,为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未来,随着 ICH 指导原则在我国的进一步落地,将持续推动我国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为全球药品研发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